新聞中心
中國中醫藥報:張教授,您好!您從事中藥資源研究,我們知道您研究的目的是要落地產業,想請教您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把杜仲產業的附加值做大,助力鄉村振興,讓老百姓真正受益。還有一個就是在種子種苗改良和育苗育種過程中怎么解決這些藥材道地性問題? 您作為這個研究領域資深的專家和教授,希望聽聽您在這一方面的建議和您的研究成果?
張壽文教授:剛才那兩個問題啊,第一個核心就是怎么來保證杜仲藥材的道地性?第二就是怎么能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和老百姓脫貧致富帶來好處。
杜仲作為新興的藥食同源的食品原料,其實這幾年的發展比較快了。從我們杜仲的這個資源的產地分布來說啊,大家都很熟悉,除了我們江西、貴州、湖南、廣西都是一些主要的分布地。每個地方尤其是每個地方的這個特異的這個氣候和栽培技術措施,都會對它的這個品質帶來一定的影響。
那么我們江西的杜仲,作為三木類的藥材,從我們林業這個口子來講,我們這個品種是重點發展的,因為在這個三個木本內的杜仲、黃柏、厚樸這三個藥材我們叫做三木類的藥材,所以杜仲它其實是目前為止在這三木類藥材里面是排在首位的。就是我們省里非常重視的,重點在推的一個經濟價值非常高的一個品種。尤其是在林業部門,因為這個主要是在山地,因為我們江西丘陵山地,這個面積比較多,所以杜仲這個品種,這幾十年來一直是做我們省的一個經濟類的木本藥材在推,所以規模也非常大了。尤其是我們普正藥業在井岡山種的叫“井岡杜仲”,應該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道地這個品種的代表,就在我們產區里面,它的功效,它的品質,在我們同類這個產區的品種來說,品質是非常好的,藥效也是明顯的,這個是有很多證據的,前面可能很多專家也談了,包括明天很多學術報告也會去談這個問題。
所以我認為如何來解決這個道地性和新品種選育的問題,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有很多專家確實是推了一些杜仲的新品種,但是我們現在在杜仲的附加值開發方面,杜仲全身都是寶,你們也知道,從剛開始用的皮作為藥用,現在開發成了食用、茶用,還有化妝品、它的提取物,所以針對這些不同的功效,進行品種的差異化的篩選。
當然我們現在主要還是從皮類,從藥用的功效的方面進行篩選一些新品種,尤其是我們中國農業大學的幾個教授,我們江西現在做杜仲的企業也蠻多,也在引進這些新品種。所以您剛剛抓住的這個問題是非常準確的,就是其他的一些省市育成的這些新品種拿到江西來,怎么來和我們道地性匹配的這個問題。其實一個藥材的道地性,除了品種,因為品種是根本,因為是取決于它的遺傳基因。
其次是我們產地的優越的氣候環境,以及我們配套的剛剛您提到的標準化種植的配套措施,我們說的良種良法良技配套才能保障我們優良的這種道地性的存在。所以一個新品種,實際上在我們做技術服務、技術指導的時候,我們也會根據這些品種的特性進行先試驗、再示范、再推廣,而不是一下就拿過來,因為有些品種它的道地性還是比較強的,不同的環境條件可能對它的道地性就會有很大的影響。
很多道地品種拿到我們江西來肯定道地性就表現不明顯。曾經也有很多老百姓,很多企業去引種外省的一些道地藥材品種。但實際上后來的品質,比如說典型的溫郁金,溫州的郁金,雖然我們的產量很高,但是品質尤其是其中一個精油的揮發油的成分β-欖香烯的含量就沒人家當地的種的那么高。
所以我們在引進新品種的時候,實際上還是要進行一定的評估的,就像您說的要保障它的道地品質的前提條件下才能去推廣、去發展。所以第一個問題,我想的應該就是要良種良法良技要共同配套,要尊重它的品種的自然生長發育規律。
那么第二個呢,就是從我們這個產業來說,我們現在這個杜仲雖然全身都是寶,但是大家都熟知,如果僅僅是它的皮部,我們最早用的是它的皮,但是這個十年以上才能采收,而且皮的藥用雖然價值比較高,但是它的經濟附加值并不是特別高。我們現在的杜仲皮一公斤干的大概15~20塊錢左右,那么從十年來說,對于老百姓的增產增收,15塊錢一公斤的皮,那么你現在的人工這么貴,所以附加值并不是特別高。
由于現在杜仲的附加值不斷的挖掘,它的藥用部位不斷的開發,比如說它的皮,杜仲花茶、杜仲葉、杜仲籽的油,杜仲葉提取物做化妝品,所以它的這些功能的不斷的開發,所以它的附加值也不斷的在提高。所以通過我們杜仲的綜合開發利用,來在附加值這一塊,在增產增效這一塊,確實是可以取得很大的這個經濟效益。
那么對于我們現在推廣這個品種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產業化、規模化的種植,其實首先就是要保證我們種植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只有你規范了、標準了,你在規模化種植過程中、在推廣過程中你才能夠保證我們所有的產品原料質量的均一性、穩定性、可靠性。
所以真正的要想把我們這個產業做大做強,做到效益的最大化,實際上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我們科研院所來說,政府來說要形成合力,尤其是從一二三產來說,要實現產業融合,這樣能夠最大化它的效益,形成一個利益的共同體。
比如說我們普正藥業,它把一產二產三產融合在一起了,你看它現在做的產品,不管是杜仲花茶也好,杜仲牙膏也好,全杜仲膠囊也好,這實際上已經實現了一二三產的融合,因為它自己也建了基地,所以通過這種模式來帶動老百姓。
作為杜仲來說,還有另一層最重要的效益,就是我們的生態效益,剛剛說了它十年以上才能剝皮,實際上杜仲的生態效益也是非常大的,為什么林業部門在推呢?雖然它是一個經濟樹種,但是在實現綠色生態,我們現在講發展產業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所以在這方面它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那我們老百姓也好,我們的企業也好,我們的鄉鎮或者政府也好,在做這個產業的時候一定要一二三產聯動,通過我們政府的引導,科研院所的發力和技術服務,加上我們企業對原料的訂單或者定制藥園,形成一個穩定的種植模式,這樣保證各方的利益。如果不做一二三產融合的話,光做一產,那么老百姓的積極性肯定是不大,所以這個得益于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科研院所合力。我們現在政府和科技部推的有組織的科研和產業叫做資源的高效化利用,保障我們老百姓的最大化的效益,促進我們鄉村振興,所以這個品種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值得推廣的。
中國中醫藥報:請您對這個杜仲產業的發展講一句寄語。
張壽文教授:杜仲產業做成百億產業不是夢,百億產業不是夢。
騰訊視頻鏈接:https://v.qq.com/x/page/s33579a3l4t.html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